趋势网(微博|微信|熊掌号):
美联社8月13日报道称,谷歌在安卓和iPhone设备上的很多服务器都存储了用户的位置数据,即使用户已经通过隐私设置禁止它这么做,该发现得到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员的证实。而在谷歌的隐私页面则显示,一旦用户自主选择关闭位置记录,这些位置信息就不会被储存,这与最新发现产生了矛盾。谷歌回应称,要停止存储这些位置标记,用户可以关闭另一个叫做“网页与应用活动”的设置,而该设置则是默认启用的,可以存储包括位置信息在内的一系列数据。这也就是说,当用户选择关闭“位置历史”功能时,用户的位置信息其实仍在被储存,只是用户不知道罢了。
·B站回应员工植入恶意代码报复用户 ·女子工行存款80万起诉结束取不出 ·医保局牵头调查某些集采药质量风险问题 ·上海老人离世430万和1套房无人继承 ·珠海撞人致35死案凶手被执行死刑
用户禁用位置历史设置,但仍可以被记录位置信息,显然令公众们大跌眼镜。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是谷歌对用户隐私的又一侵犯。此前,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已经令全球关注到用户隐私这一话题,而今又曝出谷歌强行追踪用户位置信息。即使是在全球如此知名的科技公司仍被曝出泄露用户隐私丑闻,可见用户隐私问题当前面临的境地是多么严峻,这一问题紧紧地与各大公司的利益联系着。
我们知道,在当今时代,掌握了一个人的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他的所有。用户在各个平台留下的数据痕迹显示了用户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个人爱好、政治倾向等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得以描绘出完整的用户画像,以做到更精准的用户触达。而这些,主要的为商业带来了巨大便利。
相比于科技公司,用户显然更愿意保护自己的隐私。虽然李彦宏曾说“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但这并不能表明用户不重视隐私,其实这代表着用户对这些提供他们服务的科技公司的信任,他们认为科技公司会妥善地保护好其隐私。当然,用户对科技公司的信任不能成为科技公司随意窃取用户隐私的借口,尤其是当用户明确拒绝的时候。
用户的数据隐私保护有其明确的法律逻辑。用户的身份信息等敏感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触犯都将受到法律的处罚。科技公司在使用用户隐私数据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惯例,并使用户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只有这样,才是合法合规,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的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须经被收集者同意”。所有的数据收集使用都应公开透明,而显然当今很多科技企业都没有做到,或者仅仅只有表面上做到了。
用户隐私保护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没有,只要以科技公司为主的平台能够真正拥有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对用户负责,相信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问题是可行的。苹果公司向来以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出名,甚至不惜为此和美国政府为敌。如果每一家科技公司都能像苹果公司一样,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如此保护用户隐私,那么用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当然对于苹果公司内部,其对用户的隐私数据作何处理,我们也不得而知。
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要三管齐下,法律、平台和用户缺一不可。对于层出不穷的隐私数据侵犯泄露事件,法律要及时完善,与时俱进,明确个人数据知情权、控制权等合法权利,并在实际操纵中严格执行。科技公司等平台要担起自身责任,未经用户允许不得收集使用用户数据,保障用户对个人隐私数据的知情权、控制权等。而作为更广大的用户则要从隐私数据被侵犯的源头出发,增强个人隐私意识,不给违法者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