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当你拥有王健林这样的爹,你还会担心你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王思聪,你毕业了,大家跟你聊的话题不是“你应该去找工作了”,而是“土豪,跟我交朋友吧!”。
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或周围朋友找工作的经历。
找到工作的原因很多,如个人能力、机缘巧合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找工作的方式便是通过所谓的“关系”,比如你爹是王健林,你不但不用找工作,你还能给别人提供工作,或者评论别人的工作。
当然,在学术界,我们采用一个更为正式的术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对应。
而相应的问题便是:社会资本对找工作是否有帮助?如果有,是如何帮助的呢?这里就谈谈2篇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
Granovetter(1973)的研究是一篇开创性研究,论文名字也起的非常吸引人:弱联系的强力量。
人的社会资本由一个个的联系组成。联系可以分成两类,强联系和弱联系。
朋友、家人往往是强联系。而互相认识、点头之交是弱联系。
与强联系相比,弱联系往往具有桥的作用,往往会是间接联系的桥梁。
这是因为,家人、好朋友的圈子往往是一个,你的家人、好朋友彼此之间都互相认识。而点头之交的朋友的朋友或者家人你可能不熟悉,他们属于另外一个圈子。
G的这篇研究就发现,61.9%的人是通过弱联系找到的工作。
他分析了弱联系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机会和帮助行动者融入新社区。说的比较学术化一点,就是信息和影响。
我们都有朋友圈,一个更经常的现象是朋友圈内的大部分朋友也互相认识。换一种角度思考,我们其实也被限定在这个圈子之内,朋友A和朋友B给你说的都是类似的东西,我们叫做冗余信息。弱联系正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或者信息,使我们能跳出圈子,看看除晒娃、养生外更大的世界。
因此,通过弱联系,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中当然有相应的工作信息了。
那么,这个结论在中国也适用么?这里就介绍第二篇文章。
想想你和周围朋友是如何动用关系找工作的?除去应届毕业生的校招,有许多人的找工作是动用了亲属和好朋友的,这些关系属于强关系。Bian(1997)就分析了这一现象。
他1988在天津的调研显示40%多的人是动用了强关系找到的第一份工作,40%多的人最终的帮助人他们并不认识,也意味着这些帮助人是所谓的间接联系。这无疑修正和扩展了G的弱联系理论。他的研究体现了强关系的作用。
强联系往往是高强度的义务、互惠和情感关系。比如你的亲属、好朋友、老师等人。
实际上,拼爹并不是为了拿到什么工作的信息,而是为了让爹施加影响,进而直接获取相应的工作。尤其当你爹地位较高时,施加的影响就会较高。当你爹不能决定你的工作时,他会找其他的熟人,也就是所谓的间接联系。而凭借你自己,往往是接触不到这些人的。
也就是说,强联系才能够让你接触到你之前接触不到的人物,他们可以帮你找到好的工作。这种强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我们所谓的“关系”。
总而言之,许多人动用关系时是通过直接联系的强联系的另外的强联系,间接接触到帮忙的人的。
这两个研究都提醒我们,个人的社会经历与大规模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
那么,各位读者老爷要问了,这之后呢?在故事结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实际上,社会资本呢与找工作的研究还有许多可扩展的问题(甚至对社会资本是否有回报的问题依然存在争论)。
一个就是人职匹配问题,即通过关系找到工作的人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么?
另外一个问题是,你爹的社会资本会最终变为你的么?即社会资本的转移问题。
趋势网编者按:对于你的第一份工作,你是靠关系还是自己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