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昵称KK。这本书,也曾经被张小龙所推荐。据扯,张小龙给很多人都推荐过,并在那场内部演讲中透露,如果有一个大学生面试说看完这本书,他一定录用他。可见张小龙对《失控》的推崇之至。现在,微信的文章遍天飞舞,“国际化”、“商业化”、“运营商矛盾”、当然还有神一样的产品的赞美文。本编将将微信与《失控》联系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品味微信。
机器,正在生物化
·特朗普继续威胁TikTok ·柯洁因判罚损失2亿韩元奖金 ·女子工行存款80万起诉结束取不出 ·A股迎特大利好 ·卞相壹思考时裁判暂停柯洁暴怒
《失控》开篇即说到这个一个概念:“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机器化。”是的,机器与生物的含义都在延展、交融。微信一开始就被固化为一款类Kik的通讯工具,与移动QQ的比较、各种已发送已收到状态的讨论,然后语音、视频的加入,运营商沦为数据管道又烽烟四起,公众平台的出现,更是被舆论演变为与新浪微博的试探与较量。
时至今日,微信仍以它的步伐在前进。它可以干什么?
1、聊天通讯(文字、语音、视频、腾讯微博私信、邮件、QQ离线信息等);2、社区分享(朋友圈)3、二维码(扫一扫)4、交友(摇一摇、扫一歌辨识(摇一摇)扫、附近的人)5、信息咨询订阅(公众平台)6、招聘(公众平台)7、娱乐(搜索、查天气、查吃喝玩乐、听音乐等等,公众平台)8、听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更何况,它还在成长,它在变得像一个智者,在你输入后给予你问题的回答。是的,他是一个I/O的消息系统,输入输出。恍如一个黑盒,在你输入后给予你一个解答,尽管或许现在未如理想。但无可否认,微信正在生物化,像一个有智慧、有生命的生物体,在跟我们交流。
去中心,分布式管理的蜂群之道
纵使微信的功能很多,但他们都是分布式的。我们可以发现,微信的各种功能基本是互不影响的,比如邮件、摇一摇、朋友圈都是以插件的形式存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关。没有关注公众平台时,压根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这些这些只是分布式之于微信的优势所在的部分而已。分布式的微信使可适应性的增强,当部分构件失效的情况下,它仍可以服务大部分的人群,演绎出除去失效外的一万种可能。受惠于分布,或许有时候我们还不察觉这种构件的失效。微信是架在众多并行关系上的群系统,即使在低层级的大故障,在高层级的微信上也只是小故障而得到抑制,减少了对微信的损害。
另外,分布式的微信是可进化的,每个构件(插件)在经历着人群、时间的迭代进化,进而孕育着好用的微信。当然这也是互联网快速迭代的精髓所在。
微信是什么?—共同进化
微信是什么?张小龙不愿意说,也不愿意下定义。或许,不是不愿意,而是他也不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微信有其独特的形态以适应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开篇就说,微信正在生物化,他能随着人群、时代而“变身”,就像变色龙一样,不断的递归,不断的适应。
有的人使用微信是用来社交聊天;有的人使用微信,只是使用它收发邮件;有的人使用则是当成获取优惠、资讯的渠道,是一个内容聚合端……就像一万个读者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而之所以现在我们习惯于拿他与手机QQ、日本的Line、韩国的Kakao去对比,只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免费的通讯工具。公众平台只是在精英中更为流传,更多的小白用户当成了替代短信、电话的通讯工具。
通讯工具,就是此时微信的最大主流形态,但并不是最终形态或全部形态。微信是分布式的,是并行的,彼此各不影响,甚至是竞争的。功能的此消彼长决定着微信在当时的形态。就是这样持续递归下,微信与社会共同进化。微信是什么?或许是由届时的主流使用形态所决定的。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需听之任之,微信就能不断的变身而经久不衰?微信团队无需干预?我想这不是的。微信的开始就是奔着一个生态系统去的,而张小龙的微信团队也必然有他们的意图。自生自灭是无法满足这种意图的实现,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初始值设定是敏感的,而这个初始值或许就是现在底层的消息系统了。然后微信团队还需要一个组装的指南,他们要适时的新增功能,使新旧功能竞争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甚至他们得把握加入的时机,加入的次序,稍有不慎,或许就会偏离航道。
失衡本身本是自主平衡
其实这还是共同进化的范畴。共同进化的生命产生的持久失衡自有其稳定之道。曾经,我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1)内容参差、信息过载与人们骚扰的矛盾
人是贪婪的,他们会关注多个公众平台,他们会使用聊天、收邮件等等。然而,损失与价值是不对称的,损失比收益的价值曲线要更为陡峭,当我们损失500元要比获得500元的感觉更加强烈。这意味着人们冲动之下就完成关注和使用的动作,当他们发现内容质量参差、一般的时候,往往要思考甚久才能作出取消的决定,因为害怕失去紧接而来的精彩。这就意味着在忍无可忍之前,人们都在“忍受”这些骚扰。而这又刚好与马云所提倡的“小而美”背道而驰。
2)人的控制欲与期望落差的矛盾
人是有控制欲的,他们希望事情都在控制下,当不在控制下就有可能产生厌恶的情绪。而消息在人们的操作准则中是有很高的优先级的,当手机的短信来的时候,当PC桌面QQ闪动滴滴滴的那刻,很多人选择了第一时间去阅读,看是哪有好友来的信息。但是,当发现原来只是文章、消息的推送时,心理预期的落空感觉被冒犯。即使文章是高质的,但我还是希望我来决定阅读的时间。曾几何时在想,微信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个“获取公众平台信息”的功能,把控制权交还给用户?
但回头一想,互联网这么多年了,用户学会了选择,不是么?人、公众平台、微信,构成的恰恰也是一个共同进化系统。人在过程中学会选择,公众平台需要持续高质量的资讯推送与拿捏好的推送时间以减少因预期落差的滋扰。鉴于此,低质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而有利于生态的健康。而微信或许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控制欲问题了。如何把公众平台的即时消息(如优惠信息)和资讯文章信息分开,让用户可预期并掌控以减少这种落差带来厌烦。
结语
或许就像张小龙所说的:“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我只是通过另外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看微信,无所谓对错。我无意神化微信,我也不知道微信团队是否如此思考。但微信的确有许多的优点,而广阔的用户量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微信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还需要微信团队更多的去迭代优化。微信,在《失控》中演绎它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