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金正恩:朝鲜半岛核战争一触即发 19岁孤儿被骗到郑州4天没吃没喝 旺旺三公子称明显有人在搞事 贫困生一年旅游20多地引争议 警方通报派出所人员殴打小学生
说起“SNS”,或许很多人会感觉一头雾水,然而只要提及“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大家便会不约而同地心领神会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逛微博、社区或者空间,已经习惯把信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中的现代人来说,实在太熟悉不过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人际沟通和扩展的需求,社交网络开始悄悄地“潜入”都市人的生活。然而,社交网络的“入侵”,在令现代人社交方式全面“update(更新)”的同时,也为人际关系带来不少负 面影响。根据英国一项调查发现,逾半数用户认为社交媒体有负 面影响主要是与同龄人比较带来的自尊受挫。今时今日,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究竟“线上交际”是否能够代替真实?
粉丝
声音:
“SNS”已成习惯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社交网络”的忠实粉丝,中学年代博客和BBS盛行,大学年代MSN和QQ空间火爆,刚出来工作就遇到开心网和人人网的兴起,现在又陷入微博的漩涡中。可以说,我和身边的同龄人一直在经历“SNS”的进化和演变,见证着不同年代的不同特点,已经习惯这种网络虚拟的社交网络模式,所以,想要抽身,大概很难。
之所以说“SNS”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在经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举动,甚至在心里产生任何情绪的时候,你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它”。你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或打开电脑,将它们与身边或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自我发泄。
因为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如以往般亲密,你很少会正儿八经地约一个朋友出来倾诉,哪怕是电话交流,现在也被短信或各种网络即时聊天工具所取代。所以,每每当你想要找人分享或者分担的时候,环顾四周会发现根本找不到适合的人。然而,这时候如果你打开社交网站,你会发现那里热闹非凡,随便发个帖都有人响应,似乎“朋友”们都在那里等着你。这就是“SNS”的魔力。
当然,任何事情都具备两面性,就如同一把能够帮你开辟天地的刀斧,也有可能随时反过来伤害到你。社交网络也一样,它能够带给你多少快乐和虚荣,就能够带给你多少愤怒和委屈。网络的声音永远都不会一致的,只要有赞颂你的人,就一定会有诋毁你的人。如果你会因为一些负 面的评价或者恶毒的评论而泪流满面,愤然删帖删到半夜,那么只能说这个“游戏”你玩不起。
每天都离不开“SNS”的人,想必是中了社交网络的毒,但这“毒”也有轻重之分。有人睡前浏览,醒时上线,也不过是一种随手拾起的习惯,在某些不该被打扰的场合,自然也就能够放得下。而有些人,将自己所有的生活细节统统“曝光”,明明老公就在身边也要公开发“嗲”给全世界听,但凡有一点负 面情绪就发帖轰炸“求抚慰”,与家人朋友共聚一堂时仍机不离手目不转睛……这种人,“毒瘾”很深,且无可救药。
(南茜:广告公司销售经理,“80后”)
名人
心态:
保护好个人隐私很重要
我觉得社交网络还未至于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社交网络盛行,但现实中尚有不少人远离社交网络。有些人还没接触过,有些人使用过但觉得不适合自己。就我本人而言,社交网络也不是非上不可。我用得比较多的是微博,我喜欢微博多于微信,是因为微博不像微信那样强调圈子,而现实中的我也不太喜欢混圈子,我有不同圈子的朋友,但我又往往游离在各种圈子以外。不强调圈子互动的微博,让我感觉更随性随意。
于我而言,微博是一个无限的分享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开去,过程中或有共鸣或有反对,那些基于事件、现象或观点的互动甚至碰撞,在现实中以某些关系或共同兴趣建立起的朋友圈子中通常难以发生。
无论在现实或网络上,我从不以公共人物自居。我是很享受那种在路上被人流淹没的感觉。在微博上我当然也会与听众有一定的互动,毕竟有不少关注我的人也是听众。但我不会将这种互动界定为工作领域的互动,我在微博上也不算很积极地带出太多与节目有关的内容。我更倾向于随心分享一些生活的点滴,我期望在微博上呈现一个现实中的自己。我的电台节目很“音乐”,但微博上的我并不很“音乐”,因为音乐并非我生活的全部。当然,可能有些为音乐而关注我的朋友会失望。但我觉得,我发的微博不止是分享给关注我的人,也是我自己的生活记录。我想退休后百无聊赖时,也可透过微博翻阅自己的过往。
社交网络好似一把双刃剑,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为人与人之间原本单纯的关系带来一道道硬伤。我认为,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这个度也不尽相同,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也不会令别人难受就好。
听过一个故事,在还没有微博微信的前几年,曾经有位A小姐对B先生有意思,为了找到一个“求交往”的突破口,A小姐使尽浑身解数,潜伏到B先生活跃的论坛和社区,甚至跟B先生的一些同事和邻居都混熟了,不过据说最后无功而返。现在的社交网络真的很容易对一个人抽丝剥茧,看看人肉搜索多么强大就知道了,也会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有机可乘,所以,在社交网络上保护好个人隐私很重要。
(彭力:知名电台主持人)
质疑
者说:
人人都想当“明星”
说到社交网络的火爆,我觉得就是“人人都想当明星”的心态造成的,哪怕个人空间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光顾,也满足了那种被关注感。然后,就认定自己一言一行,都需要向“粉丝”汇报,喜怒哀乐都需要与“粉丝”分享。
我觉得,这些“明星”、“品位”心态一旦过火,就变得令人生厌。比如,某品牌咖啡连锁,每逢每周一次的“半价日”会出现“排长龙”的盛况。我女友本身对咖啡兴趣一般,但受微博的影响,硬是拉着我喝了几次半价咖啡,然后满意地发出那些虚无缥缈的“品味人生博”。这让我觉得,咖啡不是为自己喝的,而是喝给别人“看”的。
除此之外,微博上那些所谓“传播爱心帖”的转发和跟帖也显得虚伪。我觉得将这种行为美化为“社交空间可以彰显社会爱心”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们公司在商住楼的顶层,上数十级楼梯就能到达天台。某天早上,有同事通过微博转发了海南某个搀扶老人过马路的照片,大家纷纷跟帖转发大呼感动,誓要让此善举激发大众爱心。然而,就在当天的午休时间,有位老人家要将几大盆衣服拿上楼顶晾晒,一众同事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只有我去帮助她,其他人顶多只是让个路,再称赞一句“力气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宁愿为一张“现成的”、远在天边的照片歌颂美德、传递正能量,也不愿意伸手帮忙,哪怕是拿起手机拍下近在眼前这一幕去“感动”其他人,这让我觉得相当讽刺。
其实,无论普通人还是明星,没有人不爱虚荣。就好比梅西2012年进了破纪录的球时,过气球星欧文也不甘寂寞,在微博贴出自己当年的金球奖,称自己只比他少进三个球。所以我觉得,社交网络只是满足了人们某种被关注、成为焦点的需求。它只是一个在互相间争表现、满足虚荣的工具,不需要将它当真。我们在网络上所说的、所做的,或许并不是百分百发自内心,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兴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试图把自己“包装”起来,想包装为“个性型”,就标新立异;想包装为“正义型”,就评三论四;想包装为“幽默型”的,就耍嘴皮子;想包装为“小资型”,就海吃胡喝……
社交网络流行,只能说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因为没有读者,日记将会慢慢灭绝;因为朋友不多,所以越来越在乎“粉丝”的数量;因为没有听众,我们会越来越频繁地发帖更新微博。同时,我们也会越来越逃避这个事实我们只是一群想做明星的普通人。
(James:技术人员,“70后”)
专家建议:
不能让“隐形人”
胡作非为
“社交化”作为一种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社交网站是当前最重要的信息分享和传播平台,社交网站用户积极更新网站内容,希望藉此产生大量的信息,引起他人特别是好友关注而与其产生互动行为。有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站能够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也有人认为社交网站能够发挥维护和拓展人脉关系的作用,从而帮助个人事业发展,这也是SNS社交价值的重要体现。
去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相比2011年提升了1.8个小时。在现代的社交场合上,几乎人人时刻都手捧手机,不时地拍照,埋头苦发照片的场面屡见不鲜, 新闻 甚至有报道过,一位老者因为所有的子女在饭桌上只顾玩手机而气得拍桌离去。有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隐匿性容易使他们交际责任感减弱。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初步形成了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而且评价各种态度的观点和标准也逐渐形成。这些态度势必会反映并体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并成为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络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社会,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明确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许多调查都发现,由于青少年网民是以“隐形人”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所有伦理道德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丧失道德感和责任感。
以微博为例,经过2011年的高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网络社交工具,庞大的用户规模奠定了其网络舆论传播中心的地位,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名人,抑或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领导人,其传播信息、发表意见、制造舆论的途径都不同程度地转向微博平台。因此,关于社交网络的管理机制,更要以严谨的态度来面对,用户实名制的监管势在必行,不要让网络成为散布流言蜚语的社会阴暗面的滋生处。